EDUCATION

人才培養優質大學

教學品質與創新

學習成效與輔導

職涯輔導及畢業表現

永續教育

各學院特色課程

本校積極推動各類創新教學法與強化教師新興科技知能,自 106 年開始成立校院級教師教學工作坊,含 CDIO 創新教學模式、AI 教學、元宇宙教學、教學實踐研究等,並鼓勵教師將教學結合研究,爭取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另訂「教學專案計畫配合款補助辦法」及「教學資源製作與教學精進補助辦法」等補助經費,激勵教師導入創新教學法及善用科技工具,提升學生之學習動機與成效。並訂有「教學特優教師遴選辦法」及「教學優良貢獻教師彈性薪資作業要點」,以表揚教學卓越之教師。

2022-2023 年曾參與工作坊之教師開設創新教學課程數

110-111 學年度開設AI基礎通識課程統計

110-111 學年度辦理AI知能研習相關活動統計

為落實成果導向的教育政策,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本校在學習成效方面,訂定「學生學習成效促進辦法」,提供以學生為主體的「適性」及「多元」的學習成長方案;在輔導方面,規劃三級輔導機制,由導師、學生學習發展中心、諮商中心介入關懷,採「個別化」、「適性化」之輔導學習作法,幫助學生釐清學習動機與成效低落原因,提出改善策略。

三級轉導機制

中原大學對學生職涯發展進行一系列的規劃,,從大一新生進行 UCAN 職業興趣探索及共通職能診斷,大二可參職涯發展的活動並可申請修讀實習與產業專題實作為導向的就業學程,大三時施以UCAN共通職能的後測,學生可了解自己在學期間的共通職能變化,促進對自身未來就業的軟實力做就業前的檢視及充實。在學生畢業後,透過畢業流向追蹤問卷的回饋,以及本校特有的雇主滿意度問卷調查,「職涯分析報告」提供畢業生就業相關資訊及回饋在學生未來職涯發展參考,進而形成本校永續的良善職涯循環。

自 74 年度遴選傑出校友迄今,已有 197位校友獲頒傑出校友殊榮,而校友處自110 學年度起,為充分運用校友豐富的知識與人生經歷,聯合通識中心辦理智庫週活動,邀請傑出校友返校演講,將其一身所長與經驗傳予在校學生。

傑出校友卓越事蹟

NVIDIA 全球副總裁暨臺灣區總經理
邱麗孟( 企管校友)
主講「AI 與產業數位化」
臺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理事長
張慶瑞
分享專題「量子科技引發的後牛頓哲學新思潮」
化工校友王寧國
曾任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
及亞太區總裁分享「創新、商業化與業務拓展」專題

通識中心 – 永續發展學苑

為統合力量與集中資源實踐 SDGs,通識教育中心在學校指導下成立「永續發展學苑」。藉由實現「專門與通識的平衡」、「學識與人格的平衡」、「個人與群體的平衡」及「身、心、靈的平衡」等 4 大平衡,促使全校師生將 SDGs 落實於生活之中,並以個人為起點,將 SDGs 推展到社會各個角落。

全校系所課程共1792門與SDGs相關

結合本校全人教育理念

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內涵包括「天、人、物、我」,為推動及落實此一內涵,本校通識教育中心特開設天學、人學、物學及我學四大學類,共計 34 學分,並規劃基礎必修課程與延伸選修課程。為融合 SDGs,通識教育中心主持之「永續發展學苑」進一步盤整及新開課程,在原有「天、人、物、我」之架構下,整合出SDGs 的核心課程與領域課程。,通識教育中心每學期規劃的通識教育活動 潛 在 課 程, 也 融入 SDGs 目 標, 與正式課程共同結合成完整的永續發展推 動 網 絡, 同 時 也為全人教育注入新的精神。

電資學院/電機系:人工智慧於電網之應用

使學生瞭解人工智慧之發展、基 本觀念與開發工具, 指導學生思 考如何應用人工智慧方法解決電網課題。

本課程將同時介紹電力 系統之基礎知識與智慧電網目前發展趨勢與重要議題,以及人工智慧於電網的應用案例。

工學院/機械系:永續能源跨域應用實物

本課程內容以介紹永續能源的背 景知識與資訊, 進而對其基本原 理進行說明, 其中因太陽能和風 能是長期佔據全球投資占比的前二位, 隨後分別以太陽能及風能跨域應用實務為主要議題進行講解。教學目標可分為認知、情意 及技能三大類:

  • 1. 認知部分, 期 使學生具有永續能源跨域整合及 設計基礎概念。
  • 2. 情意部分, 期 使學生具有務實的學習經驗及創 新活潑的設計精神。
  • 3. 技能部分, 期使學生具有永續能源跨域應用 組立及設計改良能力。

工學院/土木系:生態工程

從工程設計接合桃園在地埤塘以 因應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威脅下 水環境資源的保護與永續發展的 重要課題, 達成以下目標:

  • 1. 讓 學生認識生態系與文明的關係, 進而啟發其保護自然環境之熱忱。
  • 2. 讓學生學習生態工法利用前瞻 科技進行調查、規劃、設計、施 工及利用 AI 大數據維護管理技 術, 畢業後從事工程實務可應用 生態前瞻工法技術, 而降低對自 然生態衝擊得以永續經營。
  • 3. 分 組學習互相合作完成報告, 規劃 設計埤塘串聯整治, 提供未來工 程設計利用植物生態水質淨化, 解決缺水時供水運作。

商學院/企管系:企業永續發展概論

本課程以教授永續發展的三大領域(ESG) 與永續發展指標(SDGs) 為課程主軸。以培育學生具備有助國家發展、企業經營與個人福祉之有用人才為目標。首先建立同學對於ESG 三大面向與SDGs 的基礎了解。課程中我們會先一同進入永續發展的時空背景,深化學生對環境保護、社會關懷、治理效率永續發展的了解。

在ESG 脈絡學識建立後,帶領學生善用商學經營相關學識工具, 學習如何達成SDGs 永續發展指標。在課程中除了講授課程外, 將運用問題本位學習方式, 帶領學生主動學習,創意思考永續議題之解決之道。

  • 1. 培養學生企業永續經營學識宏觀見解
  • 2. 深化學生企業永續經營學識應用能力
  • 3. 鼓勵學生自我引導學習能力。

設計學院/建築系:人文藝術與文化的社會參與

面對氣候變遷、水資源缺乏、物種單一化… 等環境議題,不僅需要科學化的方法去紀錄與理解變化的過程, 更需要建構背後所關聯的文化素養與學習發展問題, 並形成公共性的參與, 傳統的教學缺乏對於問題的展開與參與性的方法學習。

本課程在進行跨領域與多視角的在地學習, 利用科技作為積極建立嶄新教育思維為基礎的前瞻行動, 在傳統的爬梳中, 透過科技與新的思維與教學, 找到邁向未來的創造性。課程計畫邀請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藝術史學家、植物學家、產業學家、攝影家、詩人、建築師、景觀建築師…… 等, 和學生一起發展社會性參與的介入方式。

讓藝術的思考與方法形成一種社會性介入的張力,形成新的溝通與展現方式, 以此累積文化的涵養與創造性。

人育學院/通識中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概論

永續學苑- 核心課程
引導學生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具體內容與精神,並進一步讓同學們透過三個面向瞭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相關議程如何透過國家落實在政策上並為世界的發展與全體人類帶來更高福祉。

  • 面向一: 聯合國的組織架構、聯合國憲章的內容與精神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面向二:國家行為者、政府決策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面向三:非國家行為者( 非政府組織、公民社會、網路社群)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整合三個面向的探討,並要求修課同學反思目標的內容與具體的行動。每週皆能思考目標中內容哪些可以落實為生活中的具體行動,讓更多人認識此目標,並化成行動,促進地球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