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環境永續綠色大學

豐富的植物生態

依循教育部永續校園之資源與碳循環、水與綠、能源與微氣候、環境與健康四大構面,中原陸續建構並推動永續發展校園綠色衡量指標,積極落實減碳政策,因而進行校園樹木盤點計畫。完整將樹木編號及數位記錄,並運用美國林務局多源開發軟體 i-Tree Eco 進行校園樹木效益計算,為全臺首間完整調查校園樹木碳匯、空污去除量及健康效益的大學。運用 GPS 定位建立數位圖資,喬木數量共計2,165 棵,種類 124 種,其中臺灣原生種達 62 種 1,592 棵。而這些樹木,每年約能有 1,000 公噸的碳儲存、30公噸的碳封存量,可產生75公噸的氧氣量,還能去除 900 公斤的污染物,減少地表 2,600 立方公尺的逕流量,大大降低水患的風險。

校園樹木及草皮均禁止使用殺草劑殺蟲劑農藥,人力機械割草,並利用校園落葉堆肥作為苗圃基質與肥料,經由妥善且長期之營造維護,營造整體校園之生物多樣性,以促進生物環境間之互利共生,形成一都市生態絡。

能資源管理及循環

本校將永續理念融入教學與研究,讓新中北校園都是實踐綠能、推廣永續的基地,將鏈結「能源與永續」及「生醫與健康」,推動科技驗證場域,其中「能源與永續」示範場域,建立綠能科技開發及示範應用的綠色生活環境,將綠能技術融入永續環境設計中,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供民眾智慧綠色生活之體驗。